附件2: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基础医学院;苏云)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医学生物化学 |
课程性质 |
专业基础课 |
学 分 |
3.0 |
学 时 |
56 |
开课专业 |
康复治疗学 |
授课对象 |
第二学期 |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
本课程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将医学生物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授课方式上,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临床应用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培育高尚的医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情怀,守住道德底线,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名称
1.案例名称:三鹿奶粉事件与诚信经营—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
2.对应章节: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能力目标:通过三鹿奶粉三聚腈胺事件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蛋白质含氮量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思政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德有才,不做有才无德之人。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
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激发他们对蛋白质组成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生活中哪些食物含蛋白质丰富?人体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2.知识讲解环节:系统介绍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在学习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由C、H、O、N、S五种元素构成时,讲蛋白质的特征元素N含量平均为16%,由此可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的量=含氮量ⅹ6.25。
3.思政元素引入环节:从计算蛋白质含量知识点引入三鹿奶粉引起的风波不诚信行为:为提高含氮量商家添加“三聚氰胺”提高含氮量,由此提高蛋白质的虚假含量。通过讲述三鹿奶粉事件,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应诚信。
4.互动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蛋白质氮元素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大学生应遵守的诚信行为。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总结。
5.总结提升环节:对本次案例进行总结,强调蛋白质含氮量知识点及蛋白质含量的计算,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诚信的良好价值观,避免如考试作弊,替考,办假证等不诚信行为。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本案例从计算蛋白质含量知识点引入诚信等问题,并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大学生应遵守的诚信行为,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良好价值观。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丰富教学形式,抓住课堂,注重引导和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反思,让教和学处于最优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也促使我去静心反思、重塑原有教学过程,提升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应用,将科学育人与学科育人相结合,将医者使命感与医学价值观相结合,如盐溶水的将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效果的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