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库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工作 > 课程思政案例库 > 正文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东莨菪碱

发布时间:2025-04-02 浏览量:6

附件2: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基础医学院;李辉敏)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药理学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4.5

 

80

开课专业

药学专业

授课对象

药学专业第四学期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描述《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包括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思政内容挖掘及教学融入等情况。)

本课程是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 本理论的医学基础科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与 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密切,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 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药理学教学着重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机理、不 良反应和临床用途,其内容包括总论、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内脏药理、内分 泌(激素)药理、化学治疗药理等。通过理论及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 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各章所提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分折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具备仁爱之心及献身医 学事业的使命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名称

厚植文化自信,勇于传承担当------ M胆碱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的思政

(二)教学目标

1.价值引领 通过介绍《后汉书·华佗传》中的“麻沸散”、《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用到的“蒙汗药”的故事。告知学生们华佗的“麻沸散”以及水浒江湖的“蒙汗 药”,其有效成分其实就是M胆碱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中药曼陀罗的活性成 分之一)。结合案例故事,学生可以更生动深刻地领悟M胆碱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的药理学作用知识点(麻醉、视力模糊等),并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同时,结合对华佗医药医药著作因三国乱世而遗失的遗憾,使学生领悟到文化与使命传承的重要性

2.逻辑联系 案例以专业知识(胆碱受体阻断药)为载体,思政目标与本章节知识点教学目标相对应,理清知识与思政案例的脉络、梳理能力与思政目标的层析逻辑,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

“麻沸散”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 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华佗是东汉末 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 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 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青囊书》就是他一生 心血的结晶。可惜,这部珍贵的药书,现已失传了古代的武侠小说中常见蒙汗药,其药效很强,无论是多么强壮的大汉只要喝了,没过多久都会昏睡过去,怎么打都打不醒,水浒中的杨志,三代将门之后,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但是在智取生辰纲一章中,他喝了有蒙汗药的酒,很快身体不能动弹,紧接着又昏睡了过去。小说是来源于现实,正史中就有这么一段话,“设宴酒中,著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罪,斩首埋之”。这段话是说唐朝的 安禄山,曾经多次在酒中放迷药,把契丹使者迷翻后杀死,这个著莨菪子,就是 制作迷药的一味药材。

课前布置线上学习任务、小组分工(分三组),进行讨论,准备汇报 PPT。

1.签到导入新课课前应用教学工具进行签到教师提示教学内容,简要说明课堂过程迅速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进入课堂场景,明确课堂进程。用时2分钟。

2. 学生分组汇报与讲 解 教师点评和补充,串讲重难点一、学生汇报与讲解。二、教师点评、补充与衔接。 主要内容如下:根据已学习过的胆碱受体的分布及其激动时的生理效应以及M胆碱受体激动药代表性药物毛果芸香碱的药理学 知识推断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1、M胆碱受体阻断药1)阿托品类生物碱:阿托品(1)来源:药用植物(莨菪、颠茄、曼陀罗)(2)药理作用: 阻断 M 受体作用;扩张血管;兴奋中枢(3)临床应用(广泛):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各种内脏绞痛;儿童验光配镜;虹膜睫状体炎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及拟胆碱药中毒感染性休克(注意补充血容量)(4)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解救——洗胃、导泻、对症处理如降温、人工呼吸等。检查学生预习的完成情况。通过任务驱动与教师引导,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的动力。锻炼学生当众讲话的能力。用时30min

3.应用智慧教学工具发 布课堂练习选择题 1.下列阿托品的哪一作用与其阻断 M 受体无关( )A.扩大瞳孔 B.松弛内脏平滑肌 C.加快心率 D.扩张血管 E.抑制腺体分泌 2.东莨菪碱的临床应用有( ) A.麻醉前给药 B.晕动病 C.震颤麻痹 D.中药麻醉 E.降温 3.东莨菪碱与阿托品的作用相比较,前 者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抑制腺体分泌 B.松弛胃肠平滑肌 C.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D.中枢抑制作用 E.扩瞳.升高眼压检测学习效果,查 漏补缺;开展课程思政,强化学生从多个角度(是否有基础病、 患者年龄、经济性等)考虑如何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的素质培养。用时3min。

4.教师根据 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讲评讲述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纠正知识点错误,传授答题方法

5.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及小结答疑,强调重点强调重点用时4min。

6.平台发布公告,布置课后学习任务案例 1:患者,男,36岁,因进食不 洁食物,1小时后出现腹痛、呕吐和 腹泻,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 胃肠炎。给予阿托品片止痛、止呕、止泻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抗菌药对因治疗。用药约 2 小时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3小时后症状消失。问题:(1)阿托品止痛、止呕、止泻 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2)试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讨论: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如何选择用药方案?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思考临床 案例用药方案;促进知识内化,提升学生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用时1min 为下节课做准备。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1.通过介绍“麻沸散”、“蒙汗药”在我国古代的发现和应用过程的教学,增 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兼顾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等思 政教育,将药物的学习无缝对接德育教育,实现了润物细无声。且此案例中药物 应用的设计具有代表性,为本课程其他药物药理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选用了多元化教学——学生课前自学与查找相关资料、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与 展示等参与体验式,引导学生完成理论知识、技能和思政元素的探究,形成向心 力,亲身体验探索知识的艰辛与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同心同德的团 队合作意识和守正创新的科学精神等。3.通过比较M胆碱受体阻断药中的代表性药物阿托品、东莨菪碱与山莨菪碱药 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异同点,明确其临床合理用药的 基本规律,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站在患者的角 度合理选择药物、尽量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4.通过结合临床用药案例的分析,将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有机融 合,并内化为行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 培养目标,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收获了成就感。5.学生对课前任务的安排反应不一,多数能积极准备,按要求完成任务,部分同学有为难情绪,准备不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鼓励,给予帮助,进一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良好习惯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凝练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

一、是大力推进思政教育信息化。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要求,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应用,打造案例库、重难点问题库、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库。

是强化实践育人。针对有的课堂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提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践教学,明确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落实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积极开发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实效。